于横平竖直中采撷智慧,在一撇一捺里神交千古——记姚墨泉老师专题讲座

发布时间:2021-12-15     浏览次数:2652

    一个个仿佛图画的文字,让大家暂时从繁忙的学业中脱身,沉浸在了这个代表着中华文化源头的小小甲骨文中。从历史的长河中走来,中国的汉字从最初的“画成其物”,到系统的甲骨文,再到大篆小篆,隶草行楷,它们见证着文明的兴衰,也凝结着历朝历代先民们智慧的结晶。

    甲骨文学会理事,无锡市书法协会会员的姚伟姚墨泉老师,以其幽默生动的讲述,带领我们溯源文字的历史。甲骨文最早只用来祭祀占卜,古人根据龟甲烧裂的形状来预知祸福。

    甲骨文这个名称,也就因此而来。甲骨文的发现源于好奇心的推动。清代王懿荣因腹泻而恰巧发现药材龙骨上刻有文字,为此倾尽家产购入全城龙骨;后来,诸多名士在甲骨文研究方面做出了贡献,如《老残游记》的作者刘鹗,曾编著《铁云藏龟》;郭沫若、董作宾、罗振玉,王国维等人也在甲骨文研究方面颇有建树。
    姚老师在为我们介绍了甲骨文的小故事后,向我们展示了许多甲骨文作品如十二生肖,就仿佛是一群动物的简笔画排列在纸张上。另外一幅让我印象深刻的是《论语》的选段,没想到《论语》还可这么写!真是让人叹为观止。

    最后,姚老师对我们练字与平日书写提出了建议,要做到身正、笔正、纸正,此外就是临摹经典作品。当然最重要的,还是坚持。“练了几天,觉得有进步了,不能停下,否则连原来也不如。”姚老师很实在地说。练字最重要的是态度。心端正了,字自然端正。即使不够书法的水准,清清楚楚也足矣。第二就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练字方法并不断坚持,老师布置的练字作业不能马虎对待,一周50字,每天10字,一笔一画练好,坚持几个学期,书写也一定大有进步。

    总体而言,今天这堂别开生面的文字课,我们与我们的语文老师、班主任们一同度过,这堂课既让我们穿过历史,亲手触摸古文字的温度;又让我们着眼于未来,从笔下出发,不断成就与发扬先辈们所创造的这样独一无二的汉字体系。

    小小一个方块字,内中却包藏乾坤,而只有用心写好每一个字,我们才能够读懂它的内在含义,于横平竖直中采撷智慧,在一撇一捺里神交千古。

    文字:高一(2)班   张诗戟

    编辑:黄立

     

    学前街校区:学前街38号    菱湖校区:菱湖大道9号(菱湖大道与具区路交叉路口)    电话: 0510-81896789
    Copyright@2024 九州体育官方(中国)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推荐使用IE8以上版本1024×768分辨率浏览本站  苏ICP备08007198号-1